1、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前一句是:但使龍城飛將在。
(資料圖)
2、這句話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4、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5、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6、悲壯而不凄涼,慷慨而不淺露。
7、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
8、暗示這里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9、這首詩著重表現的是對敵人的蔑視;是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勇往超前、無所畏懼的氣概。
10、前兩句寫皎潔的明月和雄偉的城關,既引起了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侵略戰爭的回憶,又是今天將士們馳騁萬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
11、后兩句用漢代的名將李廣比喻唐代出征守邊的英勇將士,歌頌他們決心奮勇殺敵、不惜為國捐軀的戰斗精神。
12、這首詩由古到今,有深沉的歷史感,場面遼闊,有宏大的空間感。
13、字里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14、王昌齡(698—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15、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16、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
17、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
18、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
19、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
20、被謗謫龍標尉。
21、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
22、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