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3日下午,近50名大學生志愿者走進鐵西區紅梅文創園,參與由鐵西區分類辦主辦,共青團鐵西區委、鐵西區文旅局、紅梅文創園、啟工街道辦事處協辦的“七嘴八舌話分類”活動。
知分類懂分類行分類
“源頭是‘家’,要在家里就分好類,才是源頭減量……”“廢舊的打火機屬于什么垃圾?”“什么叫‘桶邊破袋’?”到場的大學生對垃圾分類的方法七嘴八舌地展開了討論。隨后,市分類辦相關負責人針對學生們提出的垃圾分類相關問題進行解答,并對學生在校園如何分類提出建議。
活動中,大學生志愿者們分成四隊進行“分類齊心協力”小游戲。只見他們兩人一組,背靠背夾住氣球,再通過默契的配合將粘貼在地上的生活垃圾小道具撿起并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內,而這期間要保持氣球不落地。炎熱的天氣沒有影響同學們參與活動的熱情,現場熱烈的氣氛和陣陣笑聲引來市民駐足圍觀。
搭建區、街道、社區三級志愿服務體系
“我志愿成為鐵西區垃圾分類志愿者,我愿意積極參與分類活動,為鐵西區垃圾分類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活動最后,大學生們紛紛簽訂《志愿者誓詞》,并走進園區內的店鋪進行入戶宣傳,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商鋪踐行分類。“好的生態環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家擰成一股繩,同心協力共創和諧、低碳、綠色沈陽。”遼寧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表示。
鐵西區為區分成年與青少年志愿者,成立了“陽光服務隊”和“花蕾服務隊”,鐵西區的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逐步擴大,匯聚多元志愿服務力量,真正做到服務于民、服務社會。據鐵西區分類辦負責人介紹,結合市分類辦八月份的宣傳主題“暑假集結號,垃圾分類一路‘童’行”,鐵西區以“文明習慣養成”為切入點,創新開展垃圾分類宣教“先鋒行動”,搭建起區、街道、社區三級志愿服務體系,發揮黨員、青少年學生主力先鋒作用,深入二星級以上示范小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全區掀起垃圾分類工作新高潮。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簡丹寧 文并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