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沈陽網
(資料圖)
李玲(左)向來訪人員介紹長安社區幸福教育課堂情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2011年擔任社區黨委書記以來,我一直腳踏實地扎根在基層一線,無論酷暑嚴寒,始終與群眾站在一起,共抵艱難險阻,共建美好家園。一面面紅彤彤的錦旗、一封封充滿深情的感謝信,讓我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也激勵著我一如既往地為百姓辦實事、解難題,努力創建溫馨互助、和諧美麗的大家園。
深懷愛民之心 傾情為民服務
來到長安社區工作后,我第一時間加班加點了解轄區基礎情況和居民情況,空巢老人、高齡老人、殘疾居民、低保家庭……各種特殊群體我一一走訪、逐個記錄,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到實處,時刻把居民放在心上;樓體破損、違規違建、綠植修整……各類小區問題我也逐個登記,逐一反饋。
在今年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長安社區下轄的8個小區參加老舊小區改造,這些小區不僅環境“老破舊”,而且人員構成復雜,特殊群體人員較多。為充分尊重居民主體地位,在改造工程實施前,我帶領社區成員開會研究,動員居民積極參與,通過問卷、入戶、電話、張貼通知等方式,傾聽居民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了解群眾所需、所求、所缺。通過這一舉動,我們讓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把居民提出的改造意見和建議進行歸納總結,并體現在工程設計和施工過程中,讓居民不僅成為使用者,更成為參與者與建設者,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園。
舍小家顧大家 守初心暖民心
在多年的社區工作中,我一直心系社區,舍小家、顧大家,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父親彌留之際,我仍在開會;女兒生產期間,我沒能抽出時間到醫院看望;年邁的母親因病住院,為了不影響工作,我只能選擇夜間照料……多少次,我因深感愧疚而默默流淚,但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擦干眼淚,我依然執著地向前走,承擔起一心為民的責任與使命。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最難的就是拆違工作。由于歷史原因,長安社區存在私搭亂建現象,我帶領全體社工,與施工單位積極溝通,采取“網格員+施工單位+樓長”工作模式,共同攻克拆違難題。首先由網格員對居民進行動員和溝通,然后由施工單位從專業角度向居民解釋工程細節,最后由樓長從鄰里感情上做居民思想工作。以轄區最大的長安東小區為例,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社區工作人員成功勸解居民拆除搭建、圈建10余處。隨著這些違建被夷為平地,大家看到了政府在小區改造中的決心、社區處理違建的公心以及小區鄰里之間的熱心。在我的帶領和服務下,長安社區始終堅持“人民小區人民建”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群眾的民主監督作用,號召小區居民廣泛參與小區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梁馨月整理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 粵ICP備2022077823號
創氪網 www.hbftgdzb.com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廣州中創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投稿投訴聯系郵箱:317 493 12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