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記者“河套人”發現100周年國際論壇上獲悉,該次論壇共達成5項共識。
2023年8月13日—16日,“河套人”發現100周年國際論壇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召開,來自國內外的17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論壇。與會專家學者共同回顧薩拉烏蘇遺址百年考古歷程,交流發掘研究新進展,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達成5項共識。
位于烏審旗薩拉烏蘇河流域的薩拉烏蘇遺址,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項目,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首次發現人類化石和進行科學發掘的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是百萬年人類發展史中的遠古驛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根脈,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基于薩拉烏蘇遺址在人類遷移與古生物演化研究中的獨特區位優勢,應積極開展全面調查工作,加強系統的考古發掘與地質古生物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每五年召開一次國際學術會議,如有需要可隨時召開,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薩拉烏蘇遺址的科學價值。
加大對薩拉烏蘇遺址的保護和管理力度,以“薩拉烏蘇遺址博物館”與“河套人文化研究中心”為基礎,加快“薩拉烏蘇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將其納入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努力發揮其蘊藏的巨大社會價值,將薩拉烏蘇遺址建成學術研究與公共教育的共享平臺。
在國家文物局和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積極與國外高水平研究機構和國內相關科研機構合作,開展多學科攻關研究,聯動提升“河套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重視科研人才的培養和后備人才的儲備,推動可持續發展。
全面梳理薩拉烏蘇遺址百年考古資料與研究歷程,積極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讓薩拉烏蘇遺址成為探尋東方人類文明根脈、增強中華民族歷史自覺、筑牢中華文化自信根基的重要依托。(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