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 報道
低迷兩個月后,6月金融數據明顯回升。
(資料圖)
7月11日,據央行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05萬億元,同比多增2296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4.22萬億元,同比少增9859億元。
6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1.3%,增速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3.1%,增速比上月末低1.6個百分點。
在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看來,在季節性效應和政策加力下,6月新增信貸明顯回升,信貸結構有所優化。但近期多項經濟數據顯示,當前經濟修復進程放緩,終端需求仍不強,物價延續低位運行,亟需政策進一步加力穩固。
不過溫彬表示,目前穩經濟政策正在逐步發力,將驅動下半年信用穩定擴張,并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激發內生投資和消費需求,鞏固經濟穩步回升的基礎。
新增信貸超預期
在去年同期基數較高背景下,6月人民幣貸款實現同比多增,表現超出預期。
數據顯示,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05萬億元,同比多增2296億元,環比多增1.69萬億元。
“這符合半年末銀行信貸季節性沖量的一般規律。”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王青對《華夏時報》表示,但在去年6月政策發力帶動新增信貸處于較高水平情況下,今年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仍同比多增,超出普遍預期,主要原因是以政策性降息落地和LPR報價下調為代表,6月穩增長政策加力帶動信貸供需兩旺。
分部門看,6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28萬億元,同比、環比分別多增687億元和1.42萬億元。其中,企業短貸和中長貸分別增加7449億元、1.59萬億元,分別同比多增543億元和1436億元。
溫彬認為,在“總量適度,節奏平穩”下,4-5月信貸投放節奏有所放緩,市場預期發生轉變。“6月以來,逆周期調節政策加力,央行降息落地刺激投資和生產需求,在季末信貸沖量和政策繼續引導支持制造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作用下,企業貸款仍有支撐,企業中長貸依然為新增信貸的重要拉動力量。”
而居民端數據顯示,6月居民貸款同比多增1157億元。其中,貸款利率下行提振居民短貸同比多增632億元,與當前消費溫和修復態勢相符。同時在6月商品房銷售同比表現低迷的情況下,主要由房貸構成的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意外多增463億元。
王青分析,這或與一些地區購房首付成數下調,以及在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背景下,銀行在6月底之前集中發放按揭貸款有關。
“6月信貸同比多增,反映實體經濟信貸需求改善。其中,居民短期、中長期新增貸款同比延續增長態勢,反映國內居民消費意愿增強,樓市整體延續復蘇態勢;而企業短期和中長期新增貸款繼續保持同比多增態勢,顯示企業貸款投資意愿保持良好,反映出企業對市場需求和經濟復蘇前景保持樂觀。”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華夏時報》記者如是說。
M2增速延續回落
從貨幣供應量上看,6月M2、M1增速環比、同比均雙雙下滑。
金融數據顯示,6月末,M2同比增長11.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0.1個百分點;M1同比增長3.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個和2.7個百分點。
“M2同比增速繼續回落,同時M2與PPI的差值擴大到16.7個百分點,較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也指向超額流動性仍然寬松。”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楊暢表示。
盡管M2同比增速延續回落,但仍居高位。周茂華指出,這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抬升,居民消費、投資需求改善,影響居民儲蓄存款需求;同時,國內的內需處于復蘇階段,需求表現偏弱,微觀主體不夠活躍也影響貨幣派生速度。
“但M2同比增速較名義GDP增速高,目前貨幣環境為經濟復蘇提供有力支持。”周茂華表示。
此外,6月末M1增速為3.1%,較上月末下滑1.6個百分點。王青表示,除了上年同期基數走高外,主要原因是當前房地產市場處于調整階段,居民購房款轉化為房企的活期存款規模偏低。另外,二季度經濟復蘇勢頭有所放緩,企業經營活躍度也會受到一定影響,這也會拖累M1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M2增速處于較高水平,和M1增速的“剪刀差”較大,王青指出,這意味著寬貨幣向穩增長的傳導不暢。
“后期需要通過有效擴大內需、提振實體經濟活躍度,特別是推動房地產行業盡快實現軟著陸等方式,提振經濟內生增長動能,即貨幣政策要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相互配合,才能更為有效地形成穩增長合力。”王青補充道。
降息降準仍有空間
同樣表現不俗的還有6月社融增量。
數據顯示,6月新增社融4.22萬億元,環比大幅多增2.66萬億元,超出市場普遍預期;同比少增9859億元。
從結構上看,表內人民幣貸款新增3.24萬億元,位于高位,仍為新增社融的主要貢獻項。基數效應下,政府債凈融資同比縮量1.08萬億元至5388億元,為社融主要拖累。
“由于去年要求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在上半年發行完畢,這導致去年6月新增專項債發行量高達1.35萬億元,而今年專項債發行節奏更為平穩,6月發行量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這就導致今年6月政府債券融資同比少增1.08萬億元,對整體新增社融規模造成很大影響。”王青分析表示。
“后續,實體融資需求穩步復蘇,加之央行降息等政策,有助于帶動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改善。”周茂華直言,“同時國內積極財政穩投資、促內需政策力度有望適度加大,將帶動專項債發行有所增加,預計社融數據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展望未來,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在研報中表示,6月信貸、社融、M2數據超預期較好,但M1增速仍大幅回落,體現信貸供給強勁,但實體部門需求仍有待修復,企業中長期貸款在去年較高基數的情況下,繼續同比多增,但資本開支意愿相對不強的情況下,資金淤積金融體系的特征仍較為明顯。
“在此情況下,金融數據對基本面的拉動效率或有折扣,預計下半年大概率仍有全面降準和降息發力,進一步穩增長保就業;此外,預計結構性政策工具將繼續發力,解決經濟結構性問題;政策性金融工具也將擇機使用,發揮‘準財政’功能。”李超說。
王青也持有同樣的觀點。他表示,在下半年物價水平有望持續處于溫和水平的前景下,若需要進一步加大穩增長政策力度,降息降準都有一定空間。“著眼于為經濟復蘇創新有利的貨幣金融環境,預計三季度金融數據將持續高位運行。為此,監管層將通過適時降準、持續加量續作MLF等方式,及時補充銀行體系中長期流動性,支持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另外,三季度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也將延續穩中有降態勢。”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 粵ICP備2022077823號
創氪網 www.hbftgdzb.com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廣州中創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投稿投訴聯系郵箱:317 493 12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