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華聲在線全媒體見習評論員 龍鈺鑫
7月14日、20日、24日,省委書記沈曉明圍繞“三個高地”建設,在長沙和株洲、湘潭、常德開展了多場專題調研。三天時間,四個市州,“一把手”調查研究的“行軍線”,也是湖南朝“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發力的“布陣圖”。
推出“排頭兵”,讓“湖南的長沙”成為“世界的長沙”。在“三高四新”的主動仗中,三湘首府是當仁不讓的發展主戰場、是毫無疑問的核心增長極。“將長沙打造成為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前瞻性構想已經提出,長沙的發展匯聚全省之智,也應昂揚全省之志。更上層樓,自是不易;星城長沙,惟有奮斗:讓深厚的產業基礎、豐富的科教資源、優越的營商環境等鮮明標識更加鮮明。
深耕自身優勢,走好區域融合路,株洲、湘潭“雙引擎”馬力充足。聚集軌道交通裝備研制基地、硬質合金生產基地、中小航空發動機研制基地……以先進制造業當家的株洲,是湖南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中堅力量。“神舟”飛天、“海牛”潛海、湘潭發電機“拉風”非洲海岸線……助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湘潭的優勢被納入了湘江科技城的一體規劃之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正是共贏之道。
各地守土有責,迎難而上更顯擔當。“不沿邊、不靠海的湖南,靠什么從內陸大省走向開放高地?”常德的答案彰顯了湖南智慧。處在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之外,但對于“對外開放”這道發展必答題,常德并沒有知難而退、“坐以待斃”:通過實施“大部制”改革,用好改革創新這把“萬能鑰匙”,吸引外資紛紛涌入。“三高四新”的藍圖等不來、靠不來,有困難就要克服困難。
發展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十四個市州需朝著共同的奮斗目標前進。路線繪就,長纓在手,只待縛住蒼龍。
關鍵詞: